《红楼梦》读后感
江苏省东台市东台中学
高一(10)班 汤秀敏
指导老师 王红
读罢红楼,心中涌起一阵酸楚,不知是为何。是为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?红粉佳人的香消玉殒?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?无从可知。
纵观历史朝代,前尘滚滚,后世硝烟。我们的历代经历始终无法逃脱情感的洪潮。然后红楼,则是历史中的一叶典型的情感扁舟。
它成了古代情感的终始递接到现代情感的开端,成了情感史的递接桥梁,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。现如今,多少人研究红楼,却仍参悟不透其中的高深妙绝。就连单单的黛玉香陨前那句“宝玉,你好……”,仍然是各执己见,更何况这一部的情感交织。无关主角副角,无关社会身份,无关尊卑,都那般鲜活。
他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情感的激烈执着,凄怨哀美,在强有力的精神推动下展现了他们在爱情上的质感。我们所见的是,镜中花,水中月,月朦胧,鸟朦胧的神秘情感境界。他们那种精神上,肉体上的迷离情感,都含蕴着自己的愚蠢。封建思想的禁锢使得他们都成为爱情的奴隶,历史情感中的悲剧角色。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疏离和冷淡,当今我们都是金钱的傀儡。
转身走开,徒留下的却是自己的苍凉惨痛,甚至是可悲,可怜的脚印;他们在自己的世界和时空中表演着自己绚丽却也不失味道的情感。即使遗憾,却拥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;即使可悲,却拥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托;即使可怜,却拥有了他人厚实的同情与怜叹;即使成为历史,却也拥有了后人无尽的膜拜与赞叹。
转眼现在我们的这个繁荣,快速进步的社会。我们以为我们很快乐,很幸福,我们以为我们这般就比古代的一切都还要完善。也许,我们满足了物质的给予,现代都市的喧闹,周遭环境的科学与现代,我们却都忘却了:也许我们在精神上方面却是贫瘠的,荒凉的。
也许是我们没有勇气去体验那种大喜大悲,跌宕起伏的情感。也许爱情的悲剧存在于每个时代。痴也好,傻也好,所有一切的轰轰烈烈和遗憾惋惜都成为了历史潮流的一点飞灰。
樯橹灰飞湮灭般的痴缠恩怨都在历史的前进中被我们叹颂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际遇和悲剧,歌功颂德和情感悲剧都是历史中不可少的一个点缀体。在我看来《红楼梦》是一部复杂,高深,抽象的文学巨作。书中的痴男怨女都在爱情的光芒下演绎着自己人生的悲剧,只是情感与悲剧的方式都会过去,可情感与悲剧都不会流失。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,也有体验。转眼看向我们自己,我们也同样有着悲剧与情感交织。
历史可以观看,也许在发生,也许已然发生,只是我们都未完全看到的红尘中情感与悲剧的颗粒的漂移。
注定在一起的情感或许是在给予机会偿还,缘分依旧是那般妙不可言。就同宝玉和黛玉,他们可能无法度过历史考验的那一天,可之前的他们终究是卑注定要相遇相知相爱,纵然终了是分别的结局。
无论是否负了谁,报答谁,抑或是仇恨谁,都无须过多纠结。于浩然世界中,我们是那蜉蝣,是红尘中一颗尘埃,耗尽半生所留下的无非是千丝万缕纠缠的情感线中微不足道的一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