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已至
虽然五一假期已然入夏,但是南方却罕见地来了场倒春寒,就如当前的经济形势,寒风凛冽。
互联网公司从去年就开始了声势浩大地裁员,当然,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–游戏公司也在去年7月版号停发后开始大逃杀。
经济寒冬时,各家公司考虑的都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,提升生产效率。尤其是降低成本,是公司管理层关心的重点。
作为PM,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呢?
这也是我在这个劳动节假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结合过往的项目实践,尝试总结一些内容,写下和各位看官分享。
当提到降低成本,作为PM,我们肯定会想到外包。
我有在之前的一个项目中做过对比:同一个项目,内部制作和外包制作两者成本差距达到惊人的30%。这还不考虑项目内部制作所需的额外人力后面持续产生的成本。
当然,这个前提是外包管理必须做好,不然的话,外包制作降低的成本可能在别的地方(比如:返工)给补回来了,甚至超过了内部制作。
但是,不是所有的项目适合外包制作,不然企业都不用招研发,全部外包得了^_^。
那外包适合哪些项目类型?
一般来说,外包项目比较适合复杂度较低、一次性、后续维护成本较少、不保密且和公司其他系统耦合度较低的项目。
当然,项目中的部分模块也是可以外包的,举个大家都了解的例子:游戏中的美术制作大部分就是外包的。
工具
通过工具降低人力手工成本来进行降本增效。
这个比较好理解,就是通过研发或者采购合适的工具,将原来需要人力手工制作的事情通过工具自动化完成。
举个例子,通过Houdini程序化生成,将原来美术场景同学好几周的工作压缩到1~2天。大幅降低美术场景制作的成本。
工具对降本增效的作用我们PM可不能低估。当PM发现团队成员的部分工作内容是简单且重复的,就可以考虑是否有工具来替代这些工作。
开源
采购商业软件以及后续持续的授权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其实,很多商业软件都有开源软件的替代品。
虽然部分便利性/功能性不如商业软件,但是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。
举个例子:游戏美术可以使用开源的Blender替代商业软件 3D Max或者Maya
PM 可以分析一下现有商业软件的开源替代品,符合需求的话可以推动开源软件替代。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,一方面也算支持开源事业嘛。
整合
项目团队部分成员可能在部分工作职能或者内容上存在重合。
PM需要经常对所负责的团队成员进行盘点,对存在重合且不再符合当前项目研发需求的人员进行整合。
要么进行工作内容的重新安排,要么进行人员的项目调换。
激励
我们在谈降本增效,为啥会提激励呢?这不是提高成本吗?
别急~
其实激励的措施是在前面团队人员整合后配套做的。当然,你也可以选择不做~
PM可以考虑适当减少项目团队的成员,同时将减少的成本抽出部分来激励现有的团队成员。
同时激励可以更多地投入到团队核心研发人员中去,进而提升团队整体研发效率。
写在最后
PM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,帮助公司更加有效地降本增效,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砍人裁员。
降本增效是公司为了过冬而采取的一种重要自保手段,所有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/游戏公司要重点将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,积蓄力量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