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参加了一次读书分享会,分享的书籍是豆瓣评分较高的《深度工作》。
在读书分享会中,大家分享了各自对深度工作的理解以及PM深度工作的一些看法。听完大家的分享,与大家就一些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探讨,自己获益颇丰,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看法,写下与各位看官分享~
深度工作
什么是深度工作呢?通过阅读书籍以及个人的理解,主要是有以下几点:
- 进入心流(忘我)状态
- 所做工作价值投入比高
- 自我有成长
相比于浮浅的工作,深度工作让你身心完全投入到工作中。让你可以迅速地掌握困难的事务,个人得到较大的成长。
放一张《深度工作》这本书的纲要笔记图,帮助各位看官快速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
PM的深度工作
大家在讨论这个议题的时候非常热烈。有人说自己的看法,有人提出异议,有人总结。
这其实是PM的工作性质决定的,PM大部分的工作与人交流。与人交流的工作很难被定义为深度工作,但这对PM来讲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。大家对这块热烈地讨论也是理所当然。分享会唯一一位的程序同学也分享了他对PM深度工作的看法。
个人觉得,PM其实很多工作是可以深度的,同时一部分浮浅工作(比如:跟进进度、协调排期)价值也很大。
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,哪些是你认为的浮浅工作,哪些是你认为的深度工作。
然后,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分配个人精力,在深度工作投入多少时间,在浮浅工作投入多少时间。正如书本中提到准则之一所讲,要规划好你浮浅工作与深度工作的时间。
那PM的深度工作有哪些呢?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,总结了一下,不一定完整,欢迎各位看官补充。
- 项目计划制定&迭代
- 项目风险分析&应对方案
- 团队成员培训
- 流程建立、梳理、迭代与优化
- 干系人管理与策略制定
- 项目数据度量、分析、预测
- 个人总结(周报、月报,非应付领导性质)
- … …
那么如何深度工作呢?
书中提了很多有意思的做法,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,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做法。比如:将自己的IM状态设置为忙碌,找一个会议室等等。
自己有亲身实践过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,写下与大家分享。
- 工作中戴上降噪耳机,播放舒缓的纯音乐
- 在每天的固定节点前安排深度工作(例如:吃饭前,下班前)
- 必要的时候,找一个会议室
- 关掉邮箱和IM的提醒
书中也提了一些有意思的方法,写下来和大家分享。
- 要有大手笔(比如去酒店深度工作)
- 戒掉社交媒体
-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(相信我,你坚持不了的)
-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
- 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
-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(社会性消失不适合PM)
深度工作 · 太稀缺了!
在这个VUCA时代,大家要保持专注做一件事情实在是太难了!你的注意力时不时被微信消息、知乎提醒、打折促销讯息等吸引过去。大脑除了短暂地获得了多巴胺的奖励,又沉淀下什么呢?
深度工作对我们(尤其是PM)是非常稀缺的。
可这时代,越是稀缺,越是珍贵啊!
各位看官,关于深度工作,你是啥看法呢?欢迎留言与我分享~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