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母已经70多高龄,想给他们买个保险,现在只有农村医保,有什么合适的保险推荐?”
这是一个知乎上的问题。
看着下面一堆的“回答”,又好气,又好笑,随之陷入了思考。
一、琳琅满目的“回答”
第一大类的回复来自各种自媒体
这一类答复很好区分,内容比较模板。
看起来像是标准的范式回答。
颇具煽动性的标题,漂亮的排版。
遗憾的是,回答的内容有点南辕北辙,千篇一律的感觉。
第二大类的回复来自保险经纪人
这些回复就比较随性了。
可能聊聊几句话,内容也多少有些缺陷。
部分专业知识并未经过校验。
例如多次被提及的“新农合”,其实2018年已整合成了“城乡居民基本医保”。
第三类的回复来自个人。
这一类的回复就更简单了。
真正的答案可能隐藏其中,也可能只是胡诌几句。
真假着实难辨。
回答虽然百花齐放,但是似乎让人更难做出选择,说到底并没有解决问题。
到底该给老父母买什么保险呢?
二、心目中的正确答案
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购买的保险,的确非常少。
在我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就是“各城市惠民保”+意外险。
当然,我们可以通过衍生回答,再把回答阐述得更细致一些。
例如城市惠民保优缺点;
购买时应该注意什么;
什么情况下赔不到钱…………等等
不过现实中,一两句话就说出事实真相的回答,貌似也没人点赞、乏人问津。
更有科普意义的答复,似乎看的人就更少了。
有时候正确答案,在用户心中,未必“正确。”
三、正确的事
如何“正确”的回答“如何选择保险”这一类的问题?
答:“看情况。”
是的,这就是最简洁、最标准、对用户最负责的回复。
但是,看到这样的回复,大概率没人会信。
同样,在流量平台上科普保险知识,也面临一样的问题。
如果说的都是大道理,当然是正确,但是没人信、没人听。
只有把标题起的博人眼球,也许点赞人数还蹭蹭往上涨。
如果是你,你选择做正确的事?
还是随波逐流,怎么能够获得流量就这么来?
来源:光叔聊风险规划,本文观点不代表自营销立场,网址:https://www.zyxiao.com/p/1245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