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粕是大豆浸提制油的副产品,为植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来源之一,是动物饲料配方的主力军,饲料厂喜欢用豆粕,养殖户也多以豆粕多寡主观判断饲料的优劣,忽视了其实豆粕也有很多抗营养因子。
什么是抗营养因子?所谓抗营养因子是指一系列具有干扰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生物因子。
作为动物饲料配方,一般来说原料品种越丰富,营养的互补性越强,对动物生长发育越有利。
再好的原料,单一用,其短板就显像了。2018年,富平奶山羊形势好,利润高,一些养殖户特别舍得多加豆粕,结果造成很多羊繁殖配种难,流产、羊无名高热、死亡等等问题,是不是纯粹归罪于豆粕,没有定论。但是单纯用豆粕催奶,罔顾羊的天性,是造成损失的惨重因素。商品饲料应做到选料多样,营养均衡,才适合给动物使用。
豆粕抗营养因子简介 (引自liener.1994;李德发,2003) |
||
类别 |
名称 |
动物的生理效应 |
降低蛋白质消化利用率因子 |
胰(糜)蛋白酶抑制因子 |
降低胰蛋白酶活性,生长迟缓、胰腺增生、肿大 |
大豆凝集素 |
肠壁损伤、免疫反应、增加内源氮排出、增加内源蛋白分泌 |
|
降低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因子 |
单宁 |
通过形成蛋白质-碳水化合物复合物,影响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消化 |
大豆寡糖 |
胀气腹泻影响养分消化 |
|
刺激免疫体系因子 |
抗原蛋白 |
免疫反应,影响肠壁完整性,出现过敏反应 |
影响矿物质利用率因子 |
植酸磷 |
与蛋白和微量元素形成复合物,抑制微量元素吸收 |
影响维生素活性因子 |
抗维生素因子 |
干扰动物对维生素的利用,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|
其他抗营养因子 |
皂甙 |
溶血,影响肠道渗透性 |
异黄酮 |
抑制生长,子宫增生 |
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方法 |
|
加 工 处 理 |
育种与基因改良 |
化学处理、物理处理、生物学处理 (发酵和酶制剂处理) |
|
包被制粒 |
|
饲 料 配 方 |
原料来源组成越复杂,营养越均衡全面。 所以反刍动物饲料要: 花草花料;就是说草料要品种、来源丰富。再好的苜蓿,也单一了;再好的豆粕,吃多了要命!对于单胃动物,也需要考虑各种原料的优缺点,形成多品种组合互补。在鸡上“鸡儿不吃豆,豆儿是它舅”就是说鸡要吃五谷杂粮,才不会要命! 对于反刍动物,三碳植物容易消化吸收利用,而四碳及以上,消化吸收利用率就打折扣了。 注意配方的南北差异,一般南方多四碳植物,北方多三碳植物,而动物对三碳植物、四碳植物发酵吸收利用率存在差异。不同的配方师,其饲料看视乎同质化,但是其精巧之处一定与配方师对于动物的理解程度,对不同植物资源的认知程度相关,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! |
谨记:豆粕多了,要他命!!
来源:养牛之家,本文观点不代表自营销立场,网址:https://www.zyxiao.com/p/120911